Google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五、楊氏宗禊對聯

1、楊氏宗禊門榫題辭

清白傳家 四知家風 關西世第 四傑傳芳

上述前三種題辭“清白傳家、四知家風、關西世第”,均出自楊震的故事。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漢昭帝時為丞相,封安平侯。楊震是東漢著名學者,明經博學,從游者數千人,諸儒稱關西夫子。他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名揚古今。據《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為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楊震“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後,轉淙州太守,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楊震自覺抵制賄賂,堪稱廉政模範。

“四傑傳芳”為楊、王、駱、盧、四姓的共同門榫題辭。典故出自初唐四傑楊炯(陝西華陰人,著名詩人)、王勃(山西河津人,青年作家)、駱賓王(浙江議烏人,文學家)、盧照鄰(河北淙州人,著名詩人)四位初唐詩人。他們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滿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積著不甘居人下的雄傑之氣。,他們以才子齊名出現於文壇,提倡剛健骨氣。被稱為“初唐四傑”。“初唐四傑”在創作上的不同個性特點。其中,楊炯《從軍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長於律詩,駱賓王《帝京篇》、盧照鄰《長安古意》長於歌行。“四傑傳芳”盛贊初唐的這四位傑出人物,美名傳揚,留芳於世。

2、楊姓宗禊四言通用聯

三公世澤;
四知家聲。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楊震,位列三公,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賄之廉名。

四知堪閆;
三喜足榮。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下聯典指唐‧揚敬之,視為太常少卿之日,吐子同時登科,時號“楊家三喜”。

四知足畏;
三喜同時。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下聯典指唐‧楊敬之。

才稱敏捷;
世濟經綸。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出漢末文學家楊修,字德祖,弘農華陰人,世代顯貴,好學能文,才思敏捷。建安年間舉孝廉,任丞相曹操主薄,曹植把他當成自己的羽翼,交往很密。後來,曹植在曹操那里失寵,而楊修有計謀,又是袁術的外甥,曹操為免除後患,借故把他殺了。下聯典出明代大臣楊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廣各地塾師多年。建文初年被荐入翰林,充編纂官,修《太宗實錄》。成祖時,入內閣典機務,成祖北巡,常讓他留下輔佐太子。仁宗時,官禮悅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宣宗即位後,任《仁宗實錄》總載。歷四朝內閣。長期輔政,與楊潷、楊榮并稱“三楊”。著有《東里全集》。

四家稱秀;
三喜同時。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出南宋詩人楊萬里,字廷秀,因光宗曾為他書寫“誠齋”二字,學者稱他為“誠齋先生”,吉水人。紹興年間進士,歷官零陵丞、奉新知縣、國子監博士等,主張抗金。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家”,以構思新巧、語言通俗而自成一家,當時被稱為楊誠齋體;對理學也有關注。著有《誠齋易傳》、《誠齋集》。下聯典出唐代弘農人楊敬之,字茂孝,元和年間進士,官至國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任職這天,他兩個兒子楊戎、楊戴同時登科。當時稱“楊家三喜”。

關西世澤;
江東家聲。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楊震,人稱“關西夫子”。

家傳清白;
世濟經綸。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下聯典指明‧楊士奇。

摘星見志;
立雪表恭。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出北宋文學家楊億,字大年,建州蒲城人,淳化年間進士,任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參加《冊府元龜》、《宋太宗實錄》的纂修,官至工部侍郎。曾與劉筱、錢惟演等詩歌唱和,編為《西昆酬唱集》,當時號稱“西昆體”;又以驂文著名。他幼時幾歲了還不能說話,一天家人抱他登樓,不小心碰了頭,他忽然吟道:“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人們大為驚奇。下聯典出北宋學者楊時,字中立,南劍州將樂人,熙寧年間進士,歷官右諫議大夫、工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先後跟從程虯、程頤學習,與游釅、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並稱南劍三先生。著作有《二程粹言》、《龜山集》。一次,他和游釅去洛陽見程頤,程頤正瞽目而坐,二人站著不離開。程頤睜開眼時,門外的雪已一尺多深了。後來,便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典故。

系承尚父;
望出弘農。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指周宣王少子名尚父,封於楊邑(今湖北省襄陽)一帶,號楊侯。下聯典指東漢‧楊震為弘農華陽人。

鑌堂集慶;
雀館呈祥。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講堂前,有冠雀銜三鑌魚至。下聯典指東漢‧楊寶,嘗救一黃雀,傳為西王母使者。

3、楊姓宗禊五言通用聯


神童列四傑;
進士第一名。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代詩人楊炯,“唐初四傑”之一。下聯典出明代文學家楊慎,正德間試進士第一。

四知傳家永;
三公世澤長。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出東漢大臣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少年時好學,博覽群經,教書二十年,弟子千餘人,當時被稱為“關西孔子”。曾有冠雀銜三鑌魚飛集講堂前,生徒認為是吉兆,先生要至三公之位。後歷官荊州刺史、淙郡太守、司徒、太尉,果然達三公。一次,他路過昌邑,經他舉荐的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里懷金十來送給他,他不接受。王密說:“暮夜,無人知道。”他斥責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叫作無人知道!”王密羞慚而退。他做高官後,全家人生活都很儉樸,有人勸他置、產業,他說:“讓後代被人稱清白吏的子孫,把這留給他們,不也很厚嗎?”後來,楊氏多以“四知堂”、“三鑌堂”、“關西堂”等作堂號。

佳氣生朝夕;
清言見古今。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采用清代書法家楊賓撰書聯。楊賓,浙江山陰人。著有《大標偶筆》等。

4、楊姓宗禊六言通用聯

痴姨不貪榮利;
貴妗可壯門榫。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出北魏文明太后寵愛的太監苻承祖的姨母楊氏,家庭貧窮,苻承祖送給她衣服、奴樸,他都不收。曾對姐姐說:“姐雖有一時的榮耀,不如妹有無憂無慮的快樂。”苻家笑她為“痴姨”。後來,苻承祖因罪被殺,株連到親戚,只有楊氏因貧窮得免禍。下聯典出唐代蒲州永樂人楊太真,小名玉環,通曉音律。初為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璦的妗子,天寶初年入宮,得玄宗寵愛,被封為貴妗。妲妹都顯貴,堂兄楊國忠也操縱朝政。當時民謠說:“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壯門榫。”白居易《長恨歌》也有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5、楊姓宗禊七言通用聯

文體擅西昆之美;
圖書生東壁之光。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出宋‧楊億,與錢惟演、劉筱等多有唱和,成《西昆酬唱集》,號“西昆體”。又與王欽若領修《冊府元龜》一千卷。

鳳律更新占四始;
雀環依舊卜三分。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下聯典指其父楊寶。

三相賢名齊鳳 ;
千金詩價重鐘山。
——周師廉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此聯為周師廉題浙江省諸翡金堂村楊氏宗禊聯。上聯典出明代楊士奇、楊榮、楊潷三宰相。楊榮,字勉仁,福建省建安人,建文年間進士,初任編修。永樂年間入文淵閣,以多謀善斷受成祖器重,多次隨行北巡,升至文淵閣大學士(宰相)。歷四朝內閣,長期輔政。著有《北征記》、《楊文敏集》。楊潷,字弘濟,湖廣石首人,建文年間進士,任編修。永樂年間侍皇太子,官洗馬,後因故下獄;仁宗時獲釋,任翰林院學士;宣宗時入內閣,官禮部尚書;英宗初年,進武英殿大學士(宰相)。“鳳 ”,漢代宮 名,后用為皇宮的通稱。下聯典出明初諸翡人楊廉夫,能詩,太祖朱元璧曾稱贊他的《鐘山》詩“值千金,姑且賞賜五百。”

禊開苕左新門第;
村紀關西舊世家。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此聯為浙江省湖州楊氏宗禊聯。上聯典出宗禊的地理位置,在苕溪東岸湖州城內;下聯典出本支楊氏源于東漢楊震家族。

四知清操慚貪吏;
千古文壇重草玄。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事。下聯典指西漢‧楊雄事。

木蘭花皙三春瑞;
易俗移風萬戶新。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佚名撰楊姓析字聯。

載福勛名垂宇宙;
雲中旭日吊英賢。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採用清代抗日名將楊載雲廟聯。

忌我何嘗非賞識;
欺人畢竟不英雄。
——楊芳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採用清代名將楊芳自題聯。

是何意態雄且傑;
不露文章世已驚。
——楊繼盛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采用明‧楊繼盛自題聯。

魯冠千軍稱無敵;
聲威萬代佩長城。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採用楊家禊堂聯。

6、楊姓宗禊七言以上通用聯

河洛傳真,程門立雪;
章壇華胝,清白傳家。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哲學家楊時,有“程門立雪”傳說。下聯典指東漢‧楊震。

祖德恢弘,屬守鑌堂舊則;
孫枝繁衍,別開鶇水名門。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蕪湖縣楊家渡楊氏宗禊聯。上聯典指東漢‧楊震;下聯典指本支楊氏居於蕪湖,“鶇水”,在蕪湖東。

業炳關西,繼世臾纓留舊澤;
學源河北,傳家詩禮煥新聲。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楊震事。

系出弘農,俎豆馨香綿百世;
家傳清白,箕羧繼述振千秋。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楊震事。

眼裡有余閑,登山臨水觶詠;
身外無長物,布衣素食琴書。
——楊沂孫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采用清代書法家楊沂孫自題聯。楊沂孫,字輿,道光舉人。善篆書。

關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風范;
北宋楊家將,文武衣冠祖廟光。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楊氏宗禊聯。上聯典指東漢‧楊震的故事。下聯典指家喻戶曉的宋代楊家將。

溯昌邑辭金作宦,廉明名臣自昔關西重;
憶程門立雪帥事,誠敬理學於今海內宗。
——佚名撰楊姓宗禊通用聯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楊氏宗禊聯。上聯典指東漢‧楊震的故事。下聯典指宋代楊時的故事。楊時去見老師程頤,適逢老師小,楊時就站在門外一直等著,這時天下著大雪,當老師察覺,門外積雪已經一尺多厚。楊時尊師重道的精神是感人的。

忍人、讓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壽;
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點天理積子積孫。
——佚名撰廣東省興寧縣大坪鎮布路村楊氏宗禊善慶圍堂聯
興寧楊氏客家人在長期的遷移過程中,總是以“客人”的身份入主地,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除頑強斗爭的一面外,還有仁愛處世、以禮待人的另一面。客家人的處世哲學,尊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以“仁”為本,以“禮”待人。在客家族群中,具有敬老愛幼、知上知下的良好風尚。我們進入客家村寨調查,主人們總是熱情地招呼喝茶,捧出他們認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體現在此聯的主張,勸人“以和為貴”,處世更為直截了當。

楊震校書堂遺址

  校書堂又名草堂、三鞔堂,其遺址在今河南省靈寶市西南豫靈鎮董社村皂角坡附近。
  董社村南有,古稱皇天、龍望。其地南依秦岭余脈,北畎滔滔黃河,四周環,中凹如盆,古時常積水成湖,故稱湖地。《後漢書。楊震傳》載:關西夫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即指此地。
  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有人曾藏書於龍望,後失其所。至東漢時,楊震父、漢靖節先生楊寶不應朝廷征召,在華陰隱居授徒,致力於經學的研究。一天晚上,他夢見先祖楊伯橋對他說:"所藏書為某處,今爾子為名儒,啟而行之,此其時也。"天明,楊寶就命楊震依夢中先祖所指之地去搜求,果得一石函,其中所藏經書皆螻蚵文字,且磨滅難認。於是,楊震就在此地構一草堂,校勘經書,堂也就命名為校書堂。
  伴隨千年間星移斗轉,春秋交遞,校書堂旋興旋廢,多次被移為寺廟,至明代時還留有遺跡。古《闔鄉縣志》載,明正統年間進士黃諫作《重修校書堂記》中云:"昔關西夫子楊伯起筑堂于湖城縣西四十里,名之日校書堂,至今千百年,是堂頹廢已久,而遺跡尚存,過者咸為起敬。國朝置 鄉縣於湖城,述八十年,尹斯邑者,莫此是念。正統辛酉(公元l441)春,東萊劉君櫝尹于斯,視其遺跡,為之慨然,屢于新之。以寒煙草莽之中,而未暇也。乙丑,乃謀於教諭松茲、田瓊輩,于黌宮之后建堂三大間,亦擬其名日校書,蓋于邦人景仰于此而不忘也。"楊震構堂校書後,從學者如市。相傳曾有疝雀銜三鞔魚飛落講堂前,學館主持人取魚向楊震祝賀說:"蛇鞔者,卿大夫服飾之象征也,數為三者,取法三台也,先生至此升矣。"楊震出仕輔政,疝雀銜魚的祥兆一時傳為佳話,當地人便把校書堂又稱為三鞔堂。
  乾隆十二年(公元l747)闔鄉縣令梁潷又對堂進行了改建重修,並作《重構三鞔堂記》以記修繕事。古《 鄉縣心志》記述:"三鞔堂一名草堂,在縣西四十里皇天 北,即校書堂也,楊震寓此,筑以校書。唐改為寺,以僧主其香火,明成化末,猶有僧守,后廢。國朝乾隆十二年,知縣梁潷訪其故址,於華嚴寺後得明嘉靖間遺碑,只存'關西夫子楊伯起校書處'數字,余皆漫漩不可識,因復構堂為文記之。"史書記述,在校書堂附近,還有楊震居住時留下的井堂和阿對泉遺址。井堂在校書堂北,楊震親手而構。唐時曾改為開元寺,後為水淹沒。明嘉靖年間河崩,人們曾在遺址處挖出許多五彩斑瀾的石子,還發現了王右軍所書的一塊石碑。阿對泉因是楊震家童阿對所開而得名,史書記其與龍望 上玉娘、馬跖兩汪清泉同為一流,水面面積很大,可供數千學子飲用及灌溉農田,故泉在當時較有名,被記入史志。唐代有個叫吳融的人,客居闔鄉時,曾住在阿對泉畔,並寫詩抒懷,其中有:"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泉頭一布衣"句。
  時隔千餘年,講堂、井堂、阿對泉皆隨著歷史的變遷化為雲煙,新時代的龍望 人已沒有幾個能指出它們當年存在的具體位置,也沒有幾個能道出它們的來歷原委,唯有關西夫子楊震的美名依然 炙人口,千秋傳頌。

  李春魁有《三鞔書屋》詩:
亂水流花繞舊居,不知歲月幾乘除。
道旁摩洗殘碑讀,疑是當年螻蚵書。

  唐胡曾亦有《校書堂》詩:
楊震幽魂下北邙,關西蹤跡遂荒涼。
四知美譽留人世,應與乾坤共久長。
  明正德間獲廷試第一的楊慎為楊震後裔,亦有《校書堂》詩一首:
碧玉岩前是故鄉,路旁遙指校書堂。
今來帶劍騎征馬,羞向關中道姓楊。
  四 知 台
  四知台又名辭金台,在今山東省萊州市境內,因關西夫子楊震出仕后不受私謁、暮夜卻金的故事得名,為昌邑古城中的八景之一,被稱為震台月靄。除四知台外,當地群眾為紀念楊震。還自發地修筑了"名宦禊"、"忠愛禊"、"二公禊"、"三賢禊"、"我師禊"、"四知堂"等禊廟,為楊震樹碑立傳,表達百姓深切的懷念和謙誠的敬仰。
  四知堂在今萊州市政府大院,其原是古東萊郡和萊州府治所在地,原府署大堂後曾有一座高大房屋,大門迎面北壁巨匾高懸,匾上為藍底金字"四知堂"三字。《萊州府志》載:"府署大門內,西為楊公禊,大堂後為四知堂",此建筑當是紀念楊震的所有建筑中最宏偉的一座。
  因四知台曾被列為昌邑城的八景之一,有人便題詩日:
人間無處不天公,卻笑黃金饋夜中。
千載四知台下過,馬頭猶自起清風。

四、楊氏郡望堂號

  1、郡望
  弘農郡:西漢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省靈寶北,為弘農郡治所,郡境包括黃河以南、宜陽以西一帶。東漢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農郡。
  天水郡:西漢時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東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怀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湖南省沁陽)。隋于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怀州。元怀慶路。明清怀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此支楊氏,其開基始祖為韓襄王將領楊苞。
  2、堂號
  弘農堂:弘農,地名,古為陝西之弘農縣,今為陝西之華陰縣,是楊姓的肇姓始祖柩公興旺發祥之地,故用此堂號。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
  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有一次,有個人在夜裡帶著黃金到楊震的家里行賄。楊震堅決不受,並嚴厲地斥責了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死心,笑著對楊震說:“現在是深夜,地點在您的府上,決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您收下吧!”楊震義正詞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快滾出去!”楊氏因以“四知”為堂號。
  此外,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光裕堂”、“賜書堂”、“崇本堂”、“清白堂”、“務本堂”、“紹興堂”、“瑞本堂”、“紹先堂”、“河東堂”、“栖霞堂”、“秦和堂”、“鴻儀堂”、“安陽堂”、“鴻山堂”、“新楊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等。

三、楊氏家譜介紹

  修譜
  楊姓譜修撰的歷史相當悠久。漢代劉颼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楊雄有《家 》,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 》片斷涉及楊雄身后世。《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家譜,其中有《楊氏譜》。《隋書經籍志‧譜系類》錄有:《楊氏血脈譜》2卷,《楊氏家譜狀并墓記》1卷,《楊氏支分譜》1卷,《楊氏譜》1卷。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楊(忮音)家傳》。以楊姓和王姓等為多,南北朝時的楊姓大族,已有編撰家譜之風。
  宋至元明時期,私修的楊姓家譜為數不少。元末戰亂,楊氏衰落,譜也殘缺。明初,分別任司倉、通判的楊氏兄弟罷官家居,商量採環文獻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繼去世。為繼承先輩遺志,楊士奇與從兄楊思賑遍訪博求,雖為片紙也謹慎過錄,積十多年努力,編成《楊氏家乘》。《楊氏家乘》第一部分為族譜,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為家譜,以示尊重親人;以後依次為楊氏人物事實、哀文字、楊氏人物遺文、贈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楊氏行事的名賢文字,總共20卷。
  清代為私修家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圣諭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家譜之盛,遂為空前。民國時期,笏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20世紀80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万州、湖北荊門等地的楊姓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致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人族譜。這時的家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里經濟,成為新修家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离鄉里的楊姓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托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怀,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
  家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后出子孫,二則根据家族內部調節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當修改族規。
  續修家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系的需要。
  家譜保存
  族譜印好後,譜版安置在小宗禊內,各版片之間用紙搪隔,以免損傷,外用木箱封裝,擱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譜的,要經管理小宗禊者問清來歷,如果确是嫡派子孫,備辦好紙張後即到禊中印刷,不得搬到別處,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領出家譜多少本,管理小宗禊者要作登記,注明領取時間及領譜人,以便稽查。各家領回的家譜要用木匣裝載,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於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讓其稍有蛀爛之跡。凡逢歲時祭祓,各家帶上原本,到小宗禊集中驗看一次,如發現有鼠嚙、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跡等現象,族中長輩,要在祖宗牌位前對持譜人嚴厲申餛,並當眾罰銀三兩,歸人禊內,以充日後修譜之資。拒不從命的,不得參與祭祓。家譜不得謄抄,不能傳與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孫瞞眾覓利,族眾共同驅逐他,從此不許人禊。這類規定,在不少楊姓家譜中,都有或詳或略的交代。
  家譜的內容體例
  根據現存的楊氏家譜來看,主要包括:
1、譜序,主要記述族姓的來源,先世德行、宗族的遷移和本家譜的編修、續修情況。譜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請當時的社會名人執筆,詳細敘述族姓的起源、發展和遷移的全過程。以使後代子孫知道祖先源流和他們輾轉遷徼的艱辛。
2、譜例,也稱凡例,說明家譜編修的基本原則,家譜的作用和編修家譜的必要睦。
3、世家,記述本族的名人事跡。
4、誥爰,記錄當朝政府對本族人的偉獎文書。
5、像贊,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畫像,在其後寫上贊語,歌頌其功德。
6、世系,這是家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輩分寫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繼承關系。
7、傳志,記述先祖名人仕宦的傳記,以教育後代子孫。
8、家訓,對子孫的教育准則。
9、禊規,記述本族祭祓的規矩。
10、禊堂,記載墳墓、義庄等財產情況。

二、楊氏遷移簡史

  楊姓的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後為晉所滅,其子孫因避亂,遠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時期就有個別楊姓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內,散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
  至秦漢之際,有的遷居河內,有的遷居馮窆(今陝西省大荔)。楊姓為晉所滅後,便向西發展繁衍,其先遷入陝西,後遷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縣一帶,而後繁衍至今河南境。
  至漢時楊姓已廣泛分布於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楊姓入川也於此時,多由湖北、陝西遷去。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已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省潛江一帶),後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迫使他們再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布於長江中下游地區。
  晉、唐這一時期,是楊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時期,由於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和唐玄宗時的“安史之亂”,及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蕩,許多楊姓子孫為了避亂,大舉南遷,其中以福建為遷播中心。隋唐後便逐步向今河北、山東、內蒙、安徽、湖南、浙東、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發展。
  至宋代起,楊姓已廣布江南廣大地區。南宋初有大商人楊垢,隨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寶山白沙,“潛心經商,誠一無偽,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楊榮從上虞遷至上海;另支楊,與鐘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賢濱海地區;元代,渤海濱州人楊乘、嘉靖進士楊道亨的先人,相繼自杭州和河南遷入青浦;元末,錢塘楊璃遷南匯下沙;著名詩人諸翡楊維 避亂華亭天馬山。
   明代洪武初年,人們稱之為“洪武落業”。據志書記載,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戰爭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別是長沙、岳陽、常德、益陽、湘潭等地區成為一片廢墟。朱元璧建國後,為了復蘇湖南,採取了“江西填湖廣”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楊姓宗族,遷往湖廣地區。
  總之,楊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於今河南、陝西、山西三省外,還有以甘肅天水為中心的一線,以湖南、江西為中心的一線,直至遍及全國各地。
  台灣楊氏
  台灣台南佳里楊氏
  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灣省西南部的歷史名城,1661至 1886年間為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市里有鄭成功禊,為著名古跡。隨鄭成功人台的楊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為望族。其後有楊文魁,字子偉,號逸齊,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僉事調任台灣鎮總兵,到任即分佈營訊,講求軍務,又立義塾,延聘內地名儒為師,設置學田資膏火,因之大陸去台灣者甚多,對開發台灣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一次藍理入朝,康熙問台灣總兵如何?藍理對曰:“練兵馬,興學校,潔己奉公,兵民相安無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萊。”第二天康熙對荐舉文魁的巴泰說:“楊文魁身為封疆大臣,惟食腐萊,可謂廉矣!”當時藍理奏言台灣實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為不可,謂台灣之田皆為民業,若奪為兵田万不可以,況兵皆由內地調來,父母妻子隔洋相望,誰肯舉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從其言,兵民皆喜。及舉軍政,被劾者皆無怨言,而所拔將弁,多至鎮帥,皆有聲。故兵民念其德,繪像立禊以祓之。
  台灣台北半線楊氏
  康熙三年(1664年),人居台北的楊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為拓建學宮,其父墓另擇穴於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約2.3畝,邑人說此地為“金盤搖珠”。墓畢後有人告之曰:“您素行孝義,子孫必昌,但您當遠徼,十年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個時候,半線初啟,草萊未墾,志申遂往之,居於柴坑子庄,貨番田而耕之,督率諸弟(有六兄弟,志申居二),盡力農耕,數年家漸富,辟田亦愈廣。遂鑿二八圳,引貓羅之水灌溉,潤田數百甲,歲人谷万石。又鑿福馬及深圳,因之線東西兩堡之田,皆為楊氏所有。又以余力開墾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歲亦人谷數千石,家畜亦多,佃農數千人,鋤耕並進,半線景象是以日興。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縣治,志申移居東門街。他好行慈善事業,睦宗族,恤鄉里,治橋梁,捐學田,邑人莫不稱頌之。塋墓于彰化,後循眾議,祓台邑孝惝禊。以長子振文,追封為中憲大夫。楊振文能識大體,人郡賡,捐資為知府銜,賞戴花翩。孫楊應選,亦有盛名。
  台灣台中楊氏
  台中縣楊氏的開基祖為楊琨,字至器,號華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金門金沙鎮官澳村下八巷。兄弟兩人,至器居第二,其父楊鴻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慶年間渡台。初時,身中僅有18銅錢,人地生疏,舉目無親,不得已挑水度日,後改作廚司。每日克勤克儉,兼作生理,漸有積蓄,即開辦船頭行,即現時所稱貿易商。他與內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號楊合順。其從商不但信用可靠,兼對貧民甚多援助,對政府亦多貢獻,數十年間置田園數千甲,發大財。當時娶一妻兩妾,育8個兒子,即現時8禧房親,享年63歲。其次子潤卿,進秀才及忏生;三子連卿,進秀才及忏生,至考中恩科進士,由吏部任官福建儒學正堂;五子瑤卿,日人時代為參事。其餘各房子孫,皆勤儉,繼續購有田園數百甲,亦皆昌盛。
  台灣台中沙鹿鎮楊氏
  沙鹿鎮人楊清欽,生於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訓,受父親經商影響。長大後,和昆仲合開味精廠,由小而大,逐漸擴大到今日的味丹集團,員工近5000人,工場動力達3萬匹馬力,關系企業計20餘家。
  香港八閩弘農楊氏
  孫中山先生的兩名親密戰友民主革命先驅楊獷雲和“四寇堂主人”楊鶴齡(“四寇”指孫中山、陳少白、尤列和楊鶴齡)都是生活在香港的民族精英。在1997年,香港勝利回歸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楊氏為主体自愿結合而成的民間群眾團體——香港八閩弘農楊氏宗親聯合會成立了,並推選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現任會長楊金溪,副會長楊友誼、楊慈意,理事長楊丕漢, 秘書長楊思敬。聯合會的主要宗旨為:弘揚中華文化,光大楊氏正誼明道、廉潔奉公、清白傳家等倫理道德規範;並肩負聯絡宗誼,增強民族凝聚力,互助互濟,加強經濟合作,促進閩港文化經貿交流,以及扶危濟困,舉辦社會福利与慈善事業等任務。建會初期,就有會員500多名,包含個人會員與團体會員兩種。
  移居海外
  楊姓向海外比較大範圍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後,這是中國南部特別是福建、浙江、廣東等省的楊姓人向海外遷移的發展時期。主要是為了避免天災人禍而向海外謀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區是在今天東南亞一帶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孟加拉、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
  在鴉片戰爭以後直到 20世紀初葉,或因政治避難,或為追求西方科技,或為尋找革命真理,楊姓人遷居的主要地區則面向西方歐美一帶,這也是楊姓人飄洋過海的第二個重要時期。
  馬來西亞沙巴州楊氏
  這是楊姓人足跡踏遍東南亞的第一步。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的浙江紹興人楊雲川,曾隨軍渡海去北婆羅洲,即今馬來西亞沙巴州。雲川在此長期 留,而與當地魯順族酋長女兒相愛而結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難而為夫跳海殉節,留下了“寡婦山”這一遊覽勝地。而後有原籍福建漳州長泰人楊原抄(1858—1925年),於1877年只身南渡,抵達新加坡,寄宿同鄉宗親會館中,後又移居今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經過艱苦努力,創建立古晉市,成為當地著名的實業家和華僑領袖。目前這里已建立了沙撈越古晉董楊宗親會。如今馬來西亞楊氏最活躍的要數沙撈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楊宗親會,他們的總顧問是拿督阿瑪楊國斯。這個宗親會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撈越的民丹 、泫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詩巫等5個地區的楊姓,其次還有美里楊氏公會和雪龍楊氏公會。
  孟加拉楊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間(1780-1783年),楊姓人楊阿秋去印度經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來,並吸引、接納中國的僑民,在當時的印度加爾各答建立了“中國城”,從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緬甸仰光楊氏
  始於清咸丰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們為謀團結、敦親誼,於清光緒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總堂”。嗣后,1922年旅緬僑領楊昭固,又倡議新建植德堂於仰光海濱街三若開恒頭,門牌 75—76號第三、四樓,1925年冬落成。當時“四知總堂”的會址系租賃,歲時蕕止、春秋祭祓,咸感局促。1957年由幾位正副理事長倡議籌建會所,推舉楊唐豪為建委會主任,著手勸募基金,幸得諸族親熱烈支持,踊躍捐獻,數月之間,巨款立就。1958年購地於仰光海域街門牌400號,第二年己亥冬興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內部雕刻布置,歷時經歲,至1962年12月舉行落成慶典。目前已在全緬各重鎮、市區籌設分堂,宗旨是聯系宗親、加強團結,盡力推行族親福利,並協助貧窮子弟就學或介紹職業。
  菲律賓楊氏
  楊姓人已散布在菲律賓全國各地區。宗親總會成立於 1950年3月19日,會址設在馬尼拉市,下面還有禮智三描分會(禮智市)、宿務分會(宿務市)、三寶顏分會(三寶顏市)、納卯分會(納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會(恂郎市)和美骨區分會及五寶楊氏家族會等。這裡的楊姓人大都來自中國福建的泉州市、廈門市及其附近的晉江、金門、同安、安溪等縣。
  新加坡楊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華僑,其中楊姓人佔了較大的比重。他們最初去新加坡的具體時間雖然難以考證,但據記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這裡就成立了檣城楊氏植德堂公司。嗣後又在這裡建立了新加坡楊氏總會及新加坡潮安仙樂楊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楊氏公會、檣城楊氏公會和新加坡潮州弘農楊氏公會等宗親會組織。
  泰國楊氏
  居住在泰國的楊姓人也不少,他們在這里建立了泰國楊氏宗親總會。
  印度尼西亞楊氏
  居住在印尼的楊姓人建立了印尼楊氏宗親總會和印尼萬隆佛具楊氏聯誼會。後者為以伯僑公為大始祖,直系傳下第59世的世隆公,開基於福建漳浦縣佛炅鎮衍派的子孫居住於萬隆市者所組成,會員800餘戶,達5000餘眾。還有印尼坤旬楊氏弘農世家,這一家曾於1994年8月組團回河南開封尋根訪祖,並參加了新建天波楊府的剪彩活動。
  歐美澳楊氏
  20世紀以來,楊姓子孫在留學或經商的過程中,僑居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楊氏。這些人在貿易、科學、藝術、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許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師學院院士的楊祖佑,當年即被布什總統任命為總統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楊彼德被布什總統任命為全國圖書館及資料委員會委員;生物學家楊祥發獲“沃爾夫農業獎”。美國設有董楊宗親聯誼會,加拿大設有董楊宗親籌備委員會,大洋洲的新西蘭也有楊氏宗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