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楊震校書堂遺址

  校書堂又名草堂、三鞔堂,其遺址在今河南省靈寶市西南豫靈鎮董社村皂角坡附近。
  董社村南有,古稱皇天、龍望。其地南依秦岭余脈,北畎滔滔黃河,四周環,中凹如盆,古時常積水成湖,故稱湖地。《後漢書。楊震傳》載:關西夫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即指此地。
  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有人曾藏書於龍望,後失其所。至東漢時,楊震父、漢靖節先生楊寶不應朝廷征召,在華陰隱居授徒,致力於經學的研究。一天晚上,他夢見先祖楊伯橋對他說:"所藏書為某處,今爾子為名儒,啟而行之,此其時也。"天明,楊寶就命楊震依夢中先祖所指之地去搜求,果得一石函,其中所藏經書皆螻蚵文字,且磨滅難認。於是,楊震就在此地構一草堂,校勘經書,堂也就命名為校書堂。
  伴隨千年間星移斗轉,春秋交遞,校書堂旋興旋廢,多次被移為寺廟,至明代時還留有遺跡。古《闔鄉縣志》載,明正統年間進士黃諫作《重修校書堂記》中云:"昔關西夫子楊伯起筑堂于湖城縣西四十里,名之日校書堂,至今千百年,是堂頹廢已久,而遺跡尚存,過者咸為起敬。國朝置 鄉縣於湖城,述八十年,尹斯邑者,莫此是念。正統辛酉(公元l441)春,東萊劉君櫝尹于斯,視其遺跡,為之慨然,屢于新之。以寒煙草莽之中,而未暇也。乙丑,乃謀於教諭松茲、田瓊輩,于黌宮之后建堂三大間,亦擬其名日校書,蓋于邦人景仰于此而不忘也。"楊震構堂校書後,從學者如市。相傳曾有疝雀銜三鞔魚飛落講堂前,學館主持人取魚向楊震祝賀說:"蛇鞔者,卿大夫服飾之象征也,數為三者,取法三台也,先生至此升矣。"楊震出仕輔政,疝雀銜魚的祥兆一時傳為佳話,當地人便把校書堂又稱為三鞔堂。
  乾隆十二年(公元l747)闔鄉縣令梁潷又對堂進行了改建重修,並作《重構三鞔堂記》以記修繕事。古《 鄉縣心志》記述:"三鞔堂一名草堂,在縣西四十里皇天 北,即校書堂也,楊震寓此,筑以校書。唐改為寺,以僧主其香火,明成化末,猶有僧守,后廢。國朝乾隆十二年,知縣梁潷訪其故址,於華嚴寺後得明嘉靖間遺碑,只存'關西夫子楊伯起校書處'數字,余皆漫漩不可識,因復構堂為文記之。"史書記述,在校書堂附近,還有楊震居住時留下的井堂和阿對泉遺址。井堂在校書堂北,楊震親手而構。唐時曾改為開元寺,後為水淹沒。明嘉靖年間河崩,人們曾在遺址處挖出許多五彩斑瀾的石子,還發現了王右軍所書的一塊石碑。阿對泉因是楊震家童阿對所開而得名,史書記其與龍望 上玉娘、馬跖兩汪清泉同為一流,水面面積很大,可供數千學子飲用及灌溉農田,故泉在當時較有名,被記入史志。唐代有個叫吳融的人,客居闔鄉時,曾住在阿對泉畔,並寫詩抒懷,其中有:"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泉頭一布衣"句。
  時隔千餘年,講堂、井堂、阿對泉皆隨著歷史的變遷化為雲煙,新時代的龍望 人已沒有幾個能指出它們當年存在的具體位置,也沒有幾個能道出它們的來歷原委,唯有關西夫子楊震的美名依然 炙人口,千秋傳頌。

  李春魁有《三鞔書屋》詩:
亂水流花繞舊居,不知歲月幾乘除。
道旁摩洗殘碑讀,疑是當年螻蚵書。

  唐胡曾亦有《校書堂》詩:
楊震幽魂下北邙,關西蹤跡遂荒涼。
四知美譽留人世,應與乾坤共久長。
  明正德間獲廷試第一的楊慎為楊震後裔,亦有《校書堂》詩一首:
碧玉岩前是故鄉,路旁遙指校書堂。
今來帶劍騎征馬,羞向關中道姓楊。
  四 知 台
  四知台又名辭金台,在今山東省萊州市境內,因關西夫子楊震出仕后不受私謁、暮夜卻金的故事得名,為昌邑古城中的八景之一,被稱為震台月靄。除四知台外,當地群眾為紀念楊震。還自發地修筑了"名宦禊"、"忠愛禊"、"二公禊"、"三賢禊"、"我師禊"、"四知堂"等禊廟,為楊震樹碑立傳,表達百姓深切的懷念和謙誠的敬仰。
  四知堂在今萊州市政府大院,其原是古東萊郡和萊州府治所在地,原府署大堂後曾有一座高大房屋,大門迎面北壁巨匾高懸,匾上為藍底金字"四知堂"三字。《萊州府志》載:"府署大門內,西為楊公禊,大堂後為四知堂",此建筑當是紀念楊震的所有建筑中最宏偉的一座。
  因四知台曾被列為昌邑城的八景之一,有人便題詩日:
人間無處不天公,卻笑黃金饋夜中。
千載四知台下過,馬頭猶自起清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