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楊氏起源

  我國的楊姓家族,無不以「弘農」為傲,以「四知」為榮。台灣所有的楊家子弟,也秉承了這項相沿柑襲了兩千多個年頭的傳統。

  楊姓是當今中國第六大姓,人口眾多 ,分布廣泛。

  「弘農」,是楊姓家族的大郡望,具有雙層深遠的意義:在地緣方面,代表了當初培育他們成長的地方。那遠在我國中原地區的河南、陝西一帶,在血緣方面,則說明了他們是姬周王室的後裔,一脈相承自三千多年前的聖君周文王,當然更是民族共同始祖黃帝的嫡傳子孫。所謂「弘農」,是漢代的一個郡名,範圍包括現在河甫省洛陽、嵩、內鄉等縣以西,至陝西省商縣以東之地。這個地方,又是如河跟楊姓家族結下如此深厚的淵源的? 要了解楊姓與「弘農」地區結緣的本末,必須從姓談起。楊姓的起源,在「唐書」的「宰相世系表」中記述得最為清楚,是這樣的:「楊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陽俟,一云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二曰楊氏。突生職,職生赤,赤生容胖,字叔向,晉太傅,食採楊氏縣,其後以邑為氏。」

  根據這項考證結論可以知道,周文王的後裔當中,先後有兩支以楊為氏:一支是傳自大約兩千八百年前西周宣王的兒子尚父;另一支則傳自春秋時期的晉國公族,當時的晉國公族,是由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所傳,所以這一支楊氏,當然也是唐叔虞的後裔,跟上述嫡傳自周成王的一支,顯然同出一祖,只是在血統的分支上略有不同而已。

  周宣王之子尚父首先受封的楊國,根據考證,位置是在今山西省洪洞縣的東南。這個小國,後來於春秋初期被當時強大的晉國所滅,並且改置為晉國的羊舌邑。也大致在這個時候。尚父的子系,開始以楊為氏,正式誕生了這個著名的姓氏。第二支以楊為氏的姬週後裔,實際上也是孕育於古楊國的故址,因為,古楊國被晉國改置為羊舌邑之後,邑下又分設了銅崼、楊氏、平陽三個縣,而其後晉武公之子伯僑的五世孫叔向,由於高官至晉國的太傳而食採於楊氏縣,後來叔向的後裔又「以邑為氏」而姓了楊,所以,上述兩支楊氏的得姓雖有先後的不同,但發祥的地點則一,當然,現在山西省洪洞縣的東南地方,也正是普天之下楊姓中國人的最早根源所在。
  
  發祥於山西洪洞縣東南的楊氏,後來又怎會以代表河南和陝西地區的「弘農」兩個字為表記,長時以來名聞天下?說起來或許是同一血統的心靈感應所致,因為,不論是傳自古楊國的那一支,還是係出晉國公族的那一支,其後他們在面臨到國亡或出仕等不得不離開老家的因素時,大家幾乎有志一同,全都跑到弘農地區去另立基業了,如此日積月累,到了漢代初期,楊氏已在弘農地區彙為巨族,加上其間又出了許多分別在各方面著有成就的傑出子弟,於是,「弘農楊氏」的名號自此闖出,弘農地區當然也成為了楊姓的最主要繁衍中心。

  關於楊氏茁大於弘農地區的過程,剛去世不久的李濟博士在其所著「中華民族的形成」一書中,有如下十分的記述: 「楊氏之播遷分佈情形,據楊名時楊氏族譜序謂:子孫避亂居華陰(今陝西省);秦漢間,或居河內,或居馮翊(今陝西省),漢有封赤泉侯,後世為安平者,關西伯起(按即楊震)即其裔孫。伯起之後又蕃熾,故今楊氏多言出自關西。 又叔向之子孫,奔於華山而家華陰。楊昌有子三人,曰包、隆、寬。包為後漢武人,關基河內;隆仕寨開基鳳州(今陝西);寬亦仕秦,其裔孫分衍於扶風(今陝西)、和順(今陝西)、原武(今河南)。楊氏在西晉末,已有一部份遷於閩、越,亦有於唐末避黃巢之亂入閩者,自宋代起,福建始成為楊氏播遷之中心。 」

  楊氏的「四知堂」,跟他們的大合望「弘農」一樣,也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創造「四知」一典的,是漢代大名鼎鼎的「關西夫子」楊震,由於「四知」美德在傳統文化的永垂不朽,楊震的後裔,一千多年以來便始終以「四知」為堂號,為他們血緣歸屬的表記。這項傳統,直到今天,衍傳在台灣島上的楊氏子孫,也仍然奉守不渝,而且必將千秋萬世相承相襲下去。

  楊震是東漢安帝時的華陰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人。由於當時的華陰,是位於關西地區,所以他就被尊稱為「關西夫子」,而他的後人,也因而有以「關西楊氏」自稱的。有關「四知」一典的出處,以及楊震一生令人無限景仰的事蹟,「後漢書」都有翔實的記載,簡而言之是這樣的:
——楊震,字伯起,少好學,明經博覽,時稱關西夫子,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五十始仕州郡,舉茂才,遷荊州剌史,清廉自守,答卻暮夜之賄。後轉涿郡太守,延光初,為太尉,時嬖幸充庭,震歷疏切諫,遂為中官樊豐等所諧,遣歸本郡,道飲鴆卒。
——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遺震,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其實,「四知」楊氏也好,「關西」楊氏也罷,實際上根本就是「弘農」楊氏的一份子。換句話說,由楊震所傳的「四知」楊氏和「關西」楊氏,是「弘農」楊氏的一個分支,所以這一支楊氏,向來以「弘農」為他們的大郡望,以「四知」或「關西」為他們的堂號。

沒有留言: